【贯彻落实两会精神】加义镇:绿水青山满目春
2021-11-02 14:38:34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朱毅 | 作者:陈卓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730

近年来,加义镇坚守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工作理念,从治山治水治土治乱治脏5个方面着重发力,建立起源头重治、水域整治、生态防治、环境共治的“大治理”体系,用行动让加义的山更绿、水更清、天更蓝。

不负青山

——重点突破,共护一片青山绿水

放眼加义,清流奔涌,青山秀丽。这背后,是一份令人瞩目的生态答卷:关闭砖厂2家,整改各类禽畜养殖场13家,2处涉污矿产正式停产,完成34个村的国土空间规划,拆除空心房面积超16万平方米,整治黑臭水体42公里,改造厕所1000户,建成2座垃圾中转站,2座污水处理厂……

加义、献钟两处污水处理厂覆盖加义、献钟两个集镇,处理厂的日处理污水能力最高可达1800吨,全镇近3万人因此受益。

生态所思,责任所负,情怀所系。根据县委“污染防治、生态创建、环境保护”的工作要求,加义镇始终将生态建设摆在工作的首位,通过依法治污、科学治污、精准治污,全力呵护好加义的“生态底色”,扎实推进“河长制”、“林长制”的落细落实,打造一张全县的生态名片。

改革创新

——全民参与,共筑生态发展之基

秋雨刚过,杨林街的志愿者就带着红袖章在村里开始了每日巡查。环卫车沿街开过,一路收走了各家的垃圾,确保以最清爽的面貌喜迎八方来客。“小康全面不全面,生态环境很关键,这就是我们杨林街村6天内连获两个国家级荣誉的秘密”杨林街村支部书记辜春林说道。

近年来,加义镇通过大力发展“三个经济”,倡导建设“一村一景、一户三园”,持续不断地将自己的绿色资源,转化为群众致富的核心动力,脏乱现象不复存在,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
依托干净秀美的人居环境,绿色无公害的绿色农产,一大批游客为此驻足,民宿产业、土特产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,群众的积极响应、主动参与,为加义的生态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。

“两山”转换

——景美人和,共结乡村振兴硕果

到芦头村感受一次洗涤心灵的森林探险;到沱龙峡、连云山体验一次紧张刺激的山谷漂流;远离城市喧嚣,走进纯溪小镇享受一段舒适惬意的慢时光;带着孩子在田园艺术小镇来一场亲近自然的亲子游;在欢乐果世界体验亲自采摘水果的朴实快乐……生态农业、康养旅游,新型的产业业态正在加义蓬勃发展,被唤醒的山水资源正日益彰显出它应有的经济价值。

“这样的山水,你看到怎么会不沉醉?”2017年,思源村的刘小妹辞去幼师工作,回到家乡开办民宿,取名叫“拾思源”。作为第一批响应加义镇政府号召,因地制宜打造“一户三园”的先行者,拾思源的生意持续火爆,大量外地游客慕名而来。在她的带动下,思源村先后发展出10家精品民宿,带动周边近100名贫困户在家就业,平均每人年增收2000元以上。

青山是宝,文明鎏金。越来越多的加义人主动加入到“环境卫士”的行列当中,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这来之不易的优美环境。加义镇也将进一步把握“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”理念的丰富内涵,倍加珍爱这片灵山秀水,铁腕整治环保乱象,深入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,用心用情实施好生态强县工程。

责编:朱毅

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

  下载APP